镁合金压铸容易着火吗?怎么防患
镁合金在压铸过程中确实存在着火风险,但通过规范的工艺操作和安全防护措施,这一风险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。镁是活泼金属,其碎屑或粉尘在特定条件下(如高温、氧气充足、遇到明火或强氧化剂)极易燃烧,且燃烧温度高、火势蔓延快。
- 高温熔融状态下的风险:镁合金的熔点约为 650℃,压铸时熔炉内温度通常维持在 680-720℃。若熔融的镁液接触到水、潮湿空气或含水分的模具润滑剂,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,瞬间产生氢气并引发爆炸燃烧。
- 碎屑与粉尘的风险:压铸过程中产生的飞边、毛刺、切屑等镁合金碎屑,以及打磨、抛光时产生的镁粉尘,堆积到一定浓度后,遇到明火、静电火花或高温表面,会迅速点燃并形成火灾。
- 工艺操作不当的风险:如熔炉密封不严导致空气进入、使用了不合适的含水性脱模剂、工具清理不彻底带入杂物、违规焊接未经清理的镁合金工件等,都可能诱发着火。
针对上述风险点,需从环境、工艺、设备和人员四个维度建立防护体系。
- 保持干燥清洁:压铸车间必须严格控制湿度(建议相对湿度低于 60%),地面、设备表面不得有积水或油污。
- 单独存放碎屑:镁合金碎屑需用专用的干燥铁桶密封存放,避免露天堆积,并及时(通常不超过 24 小时)由专业资质的公司清运处理,严禁与铝、钢等其他金属碎屑混合。
- 禁止危险物品:车间内严禁存放水、油类、酸类、氧化剂等易与镁反应的物质,灭火设备需使用专用的 D 类灭火器(如石墨粉、氯化钠基粉末),严禁使用水、二氧化碳或泡沫灭火器。
- 熔炉密封与保护:压铸熔炉需采用惰性气体(如氮气)保护,防止熔融镁液与空气直接接触氧化。定期检查熔炉的密封性,避免炉盖漏气。
- 选用合适的润滑剂:必须使用无水性、专为镁合金设计的压铸脱模剂,杜绝使用含水分或油脂的润滑剂,防止与高温镁液反应。
- 设备接地与防静电:所有压铸设备、工具(如坩埚、舀勺)均需可靠接地,操作人员需穿戴防静电服和防静电鞋,避免静电火花引燃镁粉尘。
- 模具预热与清理:模具在使用前需充分预热(通常预热至 200-300℃),避免冷模具与高温镁液接触导致局部冷却过快,产生大量碎屑。同时,定期清理模具内的残留杂质。